斯皮尔伯格:新好莱坞的制造者
--------------------------------------------------------------------------------
(代前言)
斯皮尔伯格仿佛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从《大白鲨》、《夺宝奇兵》、《ET》、
《辛德勒的名单》到去年红遍全球的《拯救大兵瑞恩》,持续不断的成功令业内人
士为之眩目。在电影创作这个英才辈出、达尔文法则盛行的残酷行当里创造了一个
现代神话。作为当今好莱坞最成功的导演和制片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整整一代人
流行文化的导向标。
当11岁的斯皮尔伯格用他父亲那架8毫米贝尔霍维尔发条摄影机拍摄有关飞碟和
二战的短片时,斯皮尔伯格影片中的两个主要题材(科幻和战争)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在因学业不佳而被迫从加州大学退学后,由于犹太人的身份,他幸运地进入了好莱
坞的一个独特的创作团体,从而得以充分吸收传统美国通俗艺术的精华。
已经有不少的论者指出,斯皮尔伯格的艺术想像力并无特殊之处,由于期望观
众理解自己的作品,为了保险起见,他并不愿意去开辟新的思路。与卢卡斯、斯考
塞斯等靠想像力推进故事情节的导演相比,斯皮尔伯格更喜欢顺应观众,而不是与
之对抗。
在其传统艺术创作风格的另一面,则是斯皮尔伯格无比精湛的电影技术。对此,
影评家称之为天生的自然而然的“电影感觉”。也许斯皮尔伯格本人在电影创作方
面的天资和献身于电影事业的快乐遮掩了这一工作的复杂性,大多数观众对此体会
不深。然而所有有幸与其共事的艺术家却无不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斯皮尔伯格在
生活中是一个平和的人,但在技术工作中却是一位不留情面的监督者。
美国通俗艺术的魅力在于直截了当、通俗易懂以及为之服务的技术手段和经济
规模。斯皮尔伯格深诸此道,他争取观众的技巧就是从好莱坞的“杂货”中提取精
华,吸取各家之长,并将宽银幕、色彩和立体声等手段重新加以利用,通过展示那
些无关紧要的意念和感觉而赋予无聊的东西以生命。据说,斯皮尔伯格对皮诺曹极
为着迷,因为木偶的神奇仅仅是由于它被赋予了生命,电影艺术的追求也是如此。
现在,斯皮尔伯格放下了手中的新片,专心等待奥斯卡奖的评奖结果。也许,
当本书到达读者手中时,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正走在通向奥斯卡奖领奖台的红地毯
上,在闪光灯的眩目光芒之下闭目陶醉。斯皮尔伯格当然可以拥有这份自情,全世
界的观众早已在《拯救大兵瑞恩》的电影票房中投下了自己的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