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照登
中美汇率互动:货币单边主义并不明智
稳定的人民币本来“两全其美”
2005年5月13日,在《财富》论坛在北京召开之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两个传言均已再度落空。更多小说 Ltxsfb.com
此前,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龚方雄曾预测,汇率改革将在5月8日启动。后有报道称,高盛的分析师预测,人民币汇率将在5月18日发生变动。5月13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回答:“那(5月18日人民币汇率变动)是肯定不行的。”
在此轮对人民币升值狂赌之前,国际上至少已掀起三轮人民币升值的热浪。在去年年底的那一轮升值潮达至峰之际,12月31日,本报发表《2005年度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其后,香港NDF———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不可交割合约随即由历史最低的4850(1美元兑7.7915元人民币)直线上升,成为该轮国际热钱投机人民币的转折,热浪在其后很快消散。
当时我们的预测是:2005年,中国不扩大浮动汇率区间的概率为80%,浮动区间在5%以内概率为20%。其理由是,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中美双方都有利。现在我们仍然坚持这一理由。
从中国角度,我们如此解释:人民币升值缺乏基本面的真实支撑,2004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远远小于日本、德国,表面的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主要因投机热钱涌入所致。况且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正在最关键时刻,而且我们同时预测2005年内内地股市将开始解决股权分置(在4月29日,这一预言已为证监会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所证明),这时贸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对“热钱”低头,将纵容投机。热钱的大进大出,很可能导致中国银行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功亏一篑,甚至引发金融动荡。我们在那个预言中曾写道:“以周小川为首的中国央行管理层始终对此保持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允许热钱得逞”———现实已证明他们正在这么做。
对于美国,稳定的人民币何尝不是上佳选择?我们在2004年12月31日刊发的相关评论中分析:“伴随美元的贬值……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固定汇率制度为美元避免雪崩提供了安全带。在美元持续贬值状况下,美元需要稳住阵脚,必将升息。同时,在中国加入WTO后,中美经济已经形成高度互补,假如此时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由于美国人对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依赖性很高,必将导致美元进一步(因通货膨胀率急升进而加速)升息,减缓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变,即使美元贬值更厉害一些,对美国经济的实质影响也并不严重。”
这一论述,在4月中旬得到了美联储报告的印证。这份名为《汇率对美国进口价格的影响:一些新的证据》的报告证明: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帮助美国阻止了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对降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美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亦至关重要。
可原本“两全其美”的中美汇率关系,现在为何风云再变?
美国国会单边货币主义的动机
本报预言也未完全排除2005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扩大到5%之内的可能性。
我们的逻辑是:这“完全出于中国自身发展需求:一、小幅度放开浮动区间可以培育探索中国自己的汇市和汇率形成机制;二、有利于刺激中国企业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三、避免热钱绝望,集中撤离,使热钱进退维谷,为中国经济服务”。
周小川行长在最近的谈话中亦指出:“我认为中国作为大国来讲,改革主要是出于内部的动力和压力,按照内部改革的逻辑、内部行程和需要来设计的。”
但这种主动的进程,现在却受到美国的干扰,正像中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所评论:“美国的施压只会使人民币改革更加困难。”
4月6日,美国参议院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份提案,要求中国政府在180天内允许人民币升值,否则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加征高达27.5%的关税惩罚。4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也谈话,表示中国在汇率方面采取过渡性措施将有助于缓解中美间紧张的贸易关系。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先后发表了类似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