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毛泽东从小读《论语》(他自称”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对《论语》很熟。更多小说 Ltxsfb.com他对《论语》有褒有贬。樊迟学稼,被孔子骂,还有荷蓧丈人的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微子》18.7),他不只一次提到,主要是贬。他不喜欢孔子,这是很重要的两条。他很强调和脚上有牛粪的农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孔子看不起庄稼汉和种庄稼,令他不快。知识分子牛,他不以为然。他说,读书还不如杀猪难,猪会跑,书不会跑。(孔子为什么骂樊迟)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政治家会煽动群众,商人会诱惑群众。煽动诱惑下的群众是洪水猛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知识分子不应跟着起哄。
民主的原则是从众。但群众也是人,不是神。
舆论是民意,民意是大杂烩。众口铄金的谣言,千夫所指的毁谤,也一样是舆论。孔子不迷信。
”乡人”,指乡党邻里。古代的群众关系主要是邻里关系。乡亲们说谁好就好,乡亲们说谁坏就坏。他们的眼睛,未必雪亮。群众的评价,古代叫舆论。舆论一律,就是是非标准吗?孔子说,不一定。人以群分,群众也分好坏人。我们与其跟舆论跑,还不如看看乡里的好人怎么说,坏人怎么说。如果乡里的好人说好,坏人说坏,那倒没准是好人。
民意是政治,不是真理。群众说了算,绝不能滥用。(如何对待舆论)
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逊)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生卒不详。鲁有原氏,此人与原宪同氏。
”孙弟”,亦作”逊弟”或”逊悌”,是敬顺长者的意思。
《礼记·檀弓下》说,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从小就熟。原壤的妈妈死了,孔子帮他料理后事,他却登上棺木,若无其事地唱歌。孔子不高兴,但从旁经过,假装没听见。同行者劝孔子取消此事,孔子说,我俩打小就熟,这点面子,不能不给。皇疏说,原壤是”方外之圣人也,不拘礼教”,孔子是”方内圣人,恒以礼教为事”。看来,原壤是个放浪形骸、不拘礼节的人。
这段话很有意思,原壤在家等孔子,他不是跪坐,而是两腿平伸。我在美国的大学,经常看到学生在楼道里这么坐。他一人在家,休息时这么坐,倒也罢了,孔子到他家,他用这种姿势迎客,就不礼貌了。古人所谓坐,都是跪坐,屁股放在脚跟上,这叫正襟危坐。危坐是跪坐。他这么坐,古人叫”箕踞”,也叫”夷”,两条腿是平放。”俟”是等待。他心里想,来人又不是别人,不就是我打小就认识的孔小二嘛。孔子到了,一看他是这副模样,太不像话,破口大骂,说你这个家伙,小时候小时候你不乖,长大了长大了提不起来,活到这把年纪你还不死,简直就是个老混蛋。孔子一看见原壤平伸的那两条腿,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使劲拿棍子打。”胫”音jing,是小腿。
”老而不死,是为贼”,台湾人爱讲,他们常把最后一字隐去,只说”老而不”,并呼政敌为”老贼”。我们这儿的老太太也爱骂自己的老伴儿是”老不死的东西”。但《释名·释长幼》说,”老而不死曰仙”,神仙也是老而不死。
孔子讨厌不讲礼貌的人。原壤是他的发小,两人太熟。他跟孔子不客气,孔子也跟他不客气,连棍子都用上了。(孔子动手打人)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f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