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般到底还是不能还珩肆自由,珩肆也终究无法说走就走。
珩国七百九十年,二月。后殿。
着一件不合身褐衣的小寺人从侧西门悄悄潜入,到园林的回廊时直了直腰,全然不认得门路却还假模假样的大步走着。
那小寺人在西园转了一会儿,忽然听到园内小径传出隐约的歌声唱着:“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诗本哀戚,歌声却清丽婉转,飘飘荡荡在清寒的空气里。虽缺了原句该有的忧郁却也空灵凄婉。小寺人听到这歌声霎时喜出望外,不再乱转而是直冲那声音走去。
寻着歌声不多时,小寺人就在西园的寄春苑里看到一个穿一身锦衣狐裘的少女,少女芳龄十二,长辫双鬟无簪无坠,肤似映雪眉若垂柳,一双圆眼黑如点墨,两瓣丹唇赤若饮血。她攀坐在一棵硕大的红梅枝上,晃着双腿,腰间的佩玉来回摆动,一边唱歌一边嗅着四周浮动的梅香。
小寺人忙紧着步子走到树下,那女孩儿一看到他就止不住大笑起来,并指着他说:“王兄,你可算来了,顺儿在此唱了好久嗓子都哑了。”
而小寺人正是当今太子用恒,用恒听闻一脸诧异地问:“你怎知是我而不是旁人?”
顺儿见问笑得更加灿烂,却也不回答只说:“王兄,顺儿要下来了,你可接住。”
说罢顺儿就飞身从树上跳了下去,用恒见状慌忙一个箭步闪身接住了顺儿,但近日刚下过雪,路湿地滑,用恒一步未稳,两人就摔到了一起。
顺儿正摔在用恒身上倒也无事,便回身站了起来,还一边笑着拉帽子都摔掉的用恒起身,并笑道:“王兄,你在帛书中向母亲夸耀身手了得,如今看来却是虚的啊。”
用恒听到顺儿笑话他却也跟着笑,他虽贵为太子,却总觉得自己更像阳曦殿的囚徒,终日跟着珩肆习文,或与卸甲的汾将军学武。而身边的人不是满脸愁云惨雾,就是一身奴颜婢膝,十二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笑得如此开心的人。
而顺儿也是第一次见到用恒,却也不感到生疏,她又仔细打量了一把眼前的王兄,虽然母亲曾说他们是双生,但却一点儿都不像。用恒长得更像纨夫人,思绪都藏于心底,即使欣喜而笑也处处收敛,这也是顺儿能一眼认出他的原因之一。
两人站着互相看了一阵,就像照镜一般,但都发现彼此如此不同。顺儿于是又笑,拉着用恒说:“走吧,乘父王幸于梓溪,王兄快随顺儿去探望母亲吧。”
顺儿初见至亲一时过于高兴,带着用恒快步就往来仪居走去,甚至忘了捡起掉落的帽子,朔风撕过,用恒感觉自己双耳冻得生疼却也不顾。
珩息将他们生人分离,用恒常见檐下燕子尚且伴母而飞,自己却连亲生母亲是何模样都不知晓,只能靠珩肆偶尔传帛书于招幸官以寄思念,而此时他也不管是否会被校官告密,只一心就随顺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