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的事, 谢行俭还没来的及考虑该不该下手, 江南府那边来了信。『地址发布页邮箱: ltxsba@gmail.com 』
两年前, 自打谢行俭助冯时坐上江南少尹的位子, 冯时便视他为伯乐恩人, 每月寄信上京城俨然成了冯时的必修课, 信上的内容千篇一律, 无非是红颜衙门的近况,末尾加上雷打不动的一句——问候谢行俭什么时候有空去江南玩。
谢行俭左肩有翰林院,右肩担着东宫太子的先生, 近几年是不可能抽出时间去江南,对于冯时的来信,谢行俭开始的时候还解释一番, 后来冯时总是问, 他索性不说了,信也极少回。
冯时收不到信一点都不恼, 知晓好友边京华是谢行俭的堂弟, 从那以后, 冯时在信中都会带上几句有关边大伯和边京华的消息。
边家的事, 谢长义比谢行俭要关心, 因而每月盼着江南来信的人换成了谢长义, 八月的信照旧是送到了谢长义手里。
边京华去年脱了娼籍,带着边大伯在豫州住了下来,利用谢行俭给的两万两银子, 边京华将锁欲阁买了下来, 改成了客栈,因老板是从前的京华公子,慕名而来的人极为多,所以生意还算红火,名声在外,上门挑逗闹事的人自然少不了,谢行俭从冯时那里得知有人笑话边京华骨子里低贱,便暗中派人去江南打点了一番。
很快,豫州的人都知道了锁欲阁的京华公子有一个在翰林院当官的堂兄,渐渐的也就没人敢放肆的去找边京华的麻烦,客栈的生意慢慢走上正轨。
边京华大概是自卑,自从那年和谢行俭在江南分别后,就没有主动联系过谢行俭,便是知道谢行俭帮他解决了困难,傲娇的边京华也不愿写信道个谢。
这些年,除了冯时在信上隔三差五的汇报一下边家父子的情况,也就边大伯偷偷的找人写封信寄来京城,谢长义收信收的嘴都快咧到耳后根,然而去年中秋的时候,边大伯的信断了。
谢长义急的找谢行俭问原因,问是不是边家父子出了事?还没等谢行俭说话,谢长义就拍桌子说要亲自去江南一趟。
谢行俭按住他爹,他当然知道他大伯的信为什么到不了京城,还不是因为大伯偷偷跟京城这边联系的事被边京华抓包了。
要他说,他这位堂弟也特么秀逗了,自卑过度不想跟他有牵扯,怎么还干预大伯和他爹这些长辈们交往呢!
边大伯这条线断了后,谢长义只能寄希望在冯时身上,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慢慢的达成了约定,那便是以后有什么思念的话就跟冯时说,久而久之,冯时写给谢行俭的信渐渐成了中年老男人倾诉衷肠的家书。
这天谢行俭收到信后,连拆都没拆就丢给了他爹。
谢长义欢欢喜喜的泡了壶茶,又搓了一卷黄烟嘬的正起劲,忽然一声惊叫:“小宝,小宝——”
书房办公的谢行俭眼皮子一跳,他爹一惊一乍的这是想干嘛!
望着桌上被墨水毁掉的文章,谢行俭心累的拧拧眉头。
守在一旁的居三很快将事情打听清楚了,“老太爷说,江南来的信是给您的。”
说着,递上一封被黄烟烫了一个洞的书信。
谢行俭难得的叹口气,接过信看了看,旋即蹭的一下从椅子上跳起。
“怎么了?可是江南那边出事了?”居三忐忑的问。
谢行俭兴味的摇摇头:“崔娄秀被绞杀后,其手底下的幕僚逃的逃,死的死,最让我挂心的属和冯时齐名的江南三子。”
“找到了么?”居三眼睛瓦亮。
陈运等三人连夜逃出了江南府,这些年,朝廷的人一直在通缉三人,可惜无果。
“陈运在庆州。”
谢行俭饶有兴致的放下书信,悠悠然道,“我原是不想趟庆州范家这池浑水的,可惜,范家自己要往石头上撞,这样一来,可就别怪我下手无情了。”
冯时的信,不过半刻钟的功夫,就出现在三司桌上,徐尧律手指点了点桌子,轻笑出声:“庆州范家窝藏朝廷钦犯,属实胆大包天,这事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不死也要掉层皮。”
陈运三人是崔娄秀的得力助手,崔娄秀在南疆起兵造反,陈运作为幕僚难辞其咎,在敬元帝眼里,陈运和崔娄秀是一丘之貉的东西,崔娄秀已经死了,陈运这些人还敢苟延残喘的活着,难道是想再来一次造反吗!
范家窝藏陈运的事一旦被敬元帝知道,那在敬元帝心中,范家就是帮凶,是跟崔娄秀一样恶臭至极的混账。
“范家的亲戚还真是遍地都有啊。”
木庄嗤笑,故意道,“陈运是江南人士,范家在庆州,两地相隔千里不止……信上说,陈运的娘是从范家走出来的,本官记得,容长所在的翰林院另外一位掌院娘子也是从范家出来的,呵,这范家的女人可真多。”
谢行俭嘴角抽了抽,他发誓,卢长生妻子的秘密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至于木大人为何知道这件事,反正他不清楚,他也不敢问木大人。
“所谓的范家女人,不过是卖进范家的奴才罢了。”
刑部尚书捋捋胡须,坐直身子,道,“范家贩奴一事,朝中曾有人上奏过皇上,言及乌烟瘴气的做派有损官家声誉,皇上有意想惩治范家,可后来庆州督抚送来折子,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庆州这些年上缴的税银大部分都是贩卖人口得来的,庆州土地贫瘠,好不容易有一条饱腹的出路,皇上对此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谢行俭咂舌,果然范家肆无忌惮贩卖女人的背后,有敬元帝的默认许可,还好他当初没有冒然答应卢大人的要求上奏范家的脏脏事,说来说去,敬元帝是范家隐形的靠山,他不满范家做这种事,岂不是连带着不满敬元帝?
好险好险。
“此事本官会说于皇上。”徐尧律瞥了一眼低头沉思的谢行俭,将书信折叠好收起来。
木庄和刑部尚书点点头,这种事由徐尧律这个督察御史提出来最好不过了。
四人商量了些对策后各回各家,但徐尧律单独留下了谢行俭。
“安王过些时日就要娶妻,不出意外,苏家给他安排的王妃正是出自范家。”
安王?谢行俭眨眨眼,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是说大皇子。
他有些纳闷:“安王爷好歹是皇上的长子,怎么娶王妃这等大事不是皇上安排,倒是苏家呢?”
徐尧律冷笑连连:“皇上突然册封太子,淑妃娘娘急了,哭闹着说安王十六了还没有王妃,皇上被女人吵得头疼,便赌气让淑妃娘娘给安王挑一个,好巧不巧苏家给安王找了一个富贵流油的范家女。”
谢行俭察觉到徐尧律话里的不对劲,喃喃道:“范家有钱,苏家是书香世家……”
他猛地抬起头,惊呼一声:“这不是跟……”
“和当初太上皇迎娶太皇太后一模一样!”徐尧律冷漠的接话。
“太上皇当初借太皇太后娘家的势力才登上高位,这安王莫不是也想?”谢行俭不知该说什么好,怎么一个个的都喜欢学太上皇玩剩下的东西。
崔娄秀是,如今的安王也是。
“安王似乎不想娶范家女。”徐尧律忽然道。
“不愿意?”谢行俭觉得有趣起来,忆起之前在皇宫看见尚是大皇子的安王怒斥苏茂德以及苏家对皇位痴心妄想,现在有抗拒娶范家女,难不成安王不想当皇帝?
安王当然不想当皇帝。
安王府里,安王在屋里来回踱步,似乎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这时,院子里匆匆跑进来一个小厮。
“怎么样?”安王疾步跑上前,扯住气喘吁吁的下人,迫不及待的问。
小厮抹了把汗,咧嘴笑道:“王爷,都妥了!谢大人拿到江南的信后,已经去了三司,小人一路跟着,发现徐大人踹着信进了皇宫。”
“妙哉!”安王高兴的拍掌,“陈运死罪难逃,本王将其逃去庆州的消息透漏给谢大人,谢大人不会不闻不问,果然出动了三司,父皇这辈子最恨的就是陈运这种小人,陈运出现在庆州,范家脱不了干系!”
小厮不解的挠头:“王爷,娘娘让王爷娶的王妃不正是范家的么,范家要是出了事,倒霉的不就是王爷您吗?”
安王伸手拧起小厮的耳朵,咬牙警告:“不明白就别瞎说!此事除了本王就你知情,若娘娘知道了,仔细你的皮!”
小厮摸摸红通通的耳朵,赶紧发誓不对外泄露半个字。
安王满意的挥退小厮,背负着手站在高亭上遥望着皇宫方向,忽然低低笑起来:“上辈子属实是本王贪心了些,做皇帝有什么好,六亲不认,寡情绝义,就连朝臣都弃了本王,谢行俭谢大人……”
‘谢大人’三个字在安王嘴里喃了不下七八遍,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上辈子的轨迹和现在大不相同,在安王的记忆里,崔娄秀在南疆起兵的时间应该是今年才对,然而这辈子的崔娄秀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被杀。
至于他一直怯怕的人——谢行俭,在翰林院散馆后并没有留在京城,而是被父皇外放做官。
宫里,母妃一直逼着父皇立他为太子,可父皇却死活不愿意,母妃后来受了外祖父的唆使,对父皇下了手。
父皇死后,外祖父拿着假诏书扶持他登上帝位,也就是这一年,远在外地的谢行俭拥立封地上的二皇弟揭竿称王,联合各州兵马骁勇杀进京城。
那时候他才发现,京城已经被苏家掏空,他唤不出精兵良将抵御谢行俭,谢行俭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赶下了皇位。
脱下龙袍的那一刻,他好像松了一口气,从小母妃就跟他说他是父皇的长子,这天下该是他的,可要这天下有何用,他身边的一切,包括枕边人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谢行俭领着二皇弟杀进金銮殿的时候,他既开心又惊恐。
他终于可以摆脱这张没有人情味的龙椅了,但自古臣子弑君的事不少……
一行铁甲将士将他从龙椅上铐了下来,谢行俭手持着一柄长剑缓缓走过来,剑光闪闪,锋利无比,似乎只要谢行俭手指轻轻一挥,他就要下阴曹地府见父皇去了。
他吓的闭上眼,父皇临死前的绝望,母后的无理取闹,外祖家永无休止的贪婪,种种不顺心的事像潮水一样在眼前浮现,就这样死了吧,他心想。
然而,谢行俭没有砍他的脑袋,而是舞着剑将他头顶上的羽冠掀掉。
再次睁开眼时,他腿都软了,只见谢行俭甩开剑,命人将他的头发悉数绞了去,随后关进了相国寺。
他的后半辈子,是在京郊寺庙过的,庙里的老方丈看他萎靡不振,每日过来将外京城的事说给他听。
原以为谢行俭会效仿皇爷爷权臣登基,可老方丈却告诉他,谢行俭将二皇弟扶上皇位后,竟然辞官归乡了。
老方丈还说,某一日宗亲老王爷在家暴毙,死状极其惨烈,京城的人都在传罗家冤魂找上了门,他才知道原来当年武英侯被父皇斩杀,是宗亲王和吏部尚书孙之江联手谋害才导致的。
“真的是武英侯的鬼魂杀的宗亲老王爷?”安王不敢置信的问。
老方丈阿弥陀佛的念叨一声:“辞官归家的谢大人在老家雁平娶了一妻。”
谢行俭娶妻和宗亲王惨死有什么关系?
老方丈眯起眼:“武英侯的故乡便是雁平,生前有一女,正是谢行俭所娶的妻。”
安王听后久久不知所言,他没想到宗亲王被害竟然是谢行俭下的手。
没过几日,老方丈又来找安王说话,这回死的是孙之江,死相和宗亲王并无二致,京城的人终于相信老侯爷回来报仇的说法。
老侯爷一案被朝臣提了出来,据老方丈说,辞官多年的谢行俭领着妻儿再一次踏上京城,站在金銮殿上声张要替武英侯翻案。
他的二皇弟多亏谢行俭才被推上皇位,谢行俭不仅是二皇弟的先生还是二皇弟的智慧囊,老方丈说,二皇弟对谢行俭极为尊重,几乎是有求必应,然而在武英侯一案上,二皇弟是寸步不让。
想想也是,武英侯是父皇亲自监斩的,想翻案那就意味着父皇判错了案,误杀贤臣是丑闻,二皇弟绝对不会将罪名安在父皇头上。
安王这么想,谢行俭当然也能想到这一点。
后来不知怎么的,二皇弟同意了替武英侯翻案的请求,再后来安王在寺庙见到了二皇弟。
兄弟俩多年未见,再见已经物是人非。
听二皇帝说,谢行俭威胁二皇弟,倘若二皇弟不还武英侯的清白,谢行俭就会再换一个皇帝,就像当年赶下他一样,直到有皇帝替死去的武英侯伸冤。
上辈子的回忆戛然而止,这辈子的安王望着眼前鲜活的世界,嘴角轻轻勾起来。
这辈子武英侯好好的活着,父皇也尚在,母妃没有被苏家逼疯,他……也没有被谢行俭送进寺庙苦修。
甚好。
……
从徐大人那里回来后,谢行俭就觉得头疼的紧,晚饭没吃就睡下了,脑袋一沾床,谢行俭就开始做起梦来。
梦里,他终于见到了躲他好几年的老方丈,他咬着牙数落老方丈心虚躲他做什么,然而老方丈好像头一回认识他。
一阵阴风吹过,谢行俭飘进一处陌生的佛院,在那里,他见到了安王殿下……
以及已经长大成人的太子。
太诡异了!
太荒谬了!
两人聊的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太子说他偏执罗家的冤情,如果官家不给武英侯清白,他就换一个皇帝上位,像当初赶下安王扶持二皇子登基一样。
谢行俭越听越觉得前世的自己胆子真大。
从两人的对话中,他终于捋清了情况,安王外祖苏家和庆州范家沆瀣一气,和宫里的淑妃娘娘里应外合毒死了敬元帝,后来安王登基后,苏家外戚把持朝政,百姓苦不堪言。
不久,前世的他拥护被苏家赶出京城幽居封地的二皇子在外称王,杀进京城逼安王下位出家,后来因为武英侯的案子,前世的他跟二皇子闹了一场,再然后,就有了梦中这一幕。
……
天将将亮的时候,谢行俭才从梦境中幽幽醒来,清晨第一束光照进来的时候,床上的罗棠笙突然胎动了。
朝中,陈运的下落被徐尧律汇报给敬元帝后,敬元帝大发雷霆,近些日子淑妃一直在敬元帝面前说范家女的好,敬元帝本就不悦范家伸手皇家的事,这下好了,火气上头的敬元帝立马将还在京城和苏家协商安王婚事的范家人逮了起来。
范家人入狱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然而谢行俭没心情关注这些,因为他要做爹了!
罗棠笙痛了足足一上午,谢行俭做了一晚上的梦,头疼的症状还有后遗症,媳妇在里面生孩子疼,他抱着头在房门口疼。
望着一盆盆血水从房里端出来,谢行俭头疼的更厉害了,就像有无数条虫子在脑子里钻来钻去,疼的他蜷缩在地。
王氏在屋子里帮产婆的忙,耳畔突然传来儿子的嘶吼声,吓得王氏急忙跑出来,见小宝捂着头满地打滚,王氏气息急促,用力拍腿,指着一众奴才大叫道:“二老爷疼成这样,怎么没一个上去扶一扶!”
居三忙跳出来解释:“老夫人息怒,是小公子不让咱们扶,小公子压根就不让我们碰他……”
王氏冷冷的瞥一眼众人,发现在场的下人脸上多少都挂了彩,这这这不会是小宝打的吧?
王氏在走廊上急的搓手,屋里二儿媳痛了一上午还没生下孩子,屋外儿子头疼的发狂,这是造了什么孽哦!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待院内的日晷针跳过正午,屋子里忽然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
王氏抹开眼泪,转头发现儿子已经被居三搀扶着站起来,见其脸上的痛苦之色消失的无影无踪,顿时狂喜,大呼谢家生了个旺爹的孩子。
“生了生了——”稳婆笑吟吟的从屋子里走出来报喜。
“生了?”谢行俭推开众人,扯着嗓子问,“少夫人怎么样?孩子呢?”
主院前一棵葱郁枫树上,几只小鸟被谢行俭一生吼吓的扑棱翅膀乱飞,稳婆气定闲的恭喜:“恭喜大人,贺喜老夫人呐,家中添了一贵姐儿——”
“是女儿!”谢行俭激动的一蹦三尺高,头疼症状顷刻如清风一般散了没影。
“不是孙儿啊?”王氏有些失落,不过见儿子病态消失,总觉得这个小孙女是小宝的福星,不然怎么这孩子一出生,小宝的头疼症就好了?
这样一想,王氏脸上露出大大的笑容。
孙女好,孙女是贴心的小棉袄,如今二儿媳开了花,结果的事还远吗?
“快快快,快去将屋里的喜银给几位稳婆拿来。”王氏笑着使唤秋云。
稳婆原是有些忐忑的,听说谢家老夫人盼着谢大人生男孩盼了好几年,如今得了个孙女……
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喜银荷包,稳婆笑的见牙不见眼,要么说大户人家懂规矩呢,便是生了女孩又如何,照样喜庆,照样赏银子。
谢行俭顾不上跟稳婆道谢,飞快的往屋子里冲,拿着喜银的稳婆吓了一跳:“大人,满屋子都是血,现在进去晦气啊——”
可话还没说完,谢行俭就已经冲进去了,后头的王氏想跟着拦一拦已然来不及。
……
谢行俭一朝得女的事很快在京城传开,罗家书肆并谢行俭这几年在京城置办的铺子门口,一夜过后均贴上了红火的贺喜对联。
旁边还有一告示,告示上说,但凡上门的客人对谢家小姐道一声吉祥如意的话,铺子就会免费给人八个铜板,每天千份,直到谢小姐洗三那日才结束赠给,除此之外,说吉祥话的老百姓倘若能将话用笔写下来,就能凭借谢家铺子给的信物上谢府参加谢家小姐的洗三礼。
一时间,谢家各大铺子门庭若市,尤其是罗家书肆的纸张笔墨卖得贼好,送出去的铜板,书肆用了不到一天就挣回了本钱。
到了给谢家大小姐洗三的那天,状元府更是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光是流水席,就将状元巷摆满了,一连摆了三天,招待的客人不分贵贱,均能上桌一叙,不过京城的老百姓格外懂得尊卑,知道谢行俭是好心对他们,便不想给谢家添麻烦,一群上门贺喜的老百姓自觉的排成长队,送了喜词后就走出谢府,端着板凳在巷口街上摆起长形筵席。
府内坐着达官贵人,府外放眼一片质朴百姓,这场盛大的洗三礼可谓观,好些年过去了,京城人茶余饭后还乐呵提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