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这么说,但沈莞知道,现在皇上正烦他们沈家,怎么会来修缮古籍殿。
这里古籍殿也确实是个宫殿。
只是离皇宫有些远,独立在众多宫殿之外。
选的地址是朝阳面,可以方便晾晒书籍。
原本也是个好地方,但已经很久没人打扫,荒草丛生,看着就吓人。
沈莞叹口气,自己选什么地方不好,一定要来古籍殿干什么。
偏生八哥还在烦人的喊宝宝。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沈莞耳朵一红,赶着八哥走。
古籍殿,前朝就有地方。
多用于收录各种典籍,只是经过战乱,现在的典籍已经残缺不全。
经过十几年的收集倒也回来不少。
可一直堆在古籍殿没人整理。
沈莞说的已经足够委婉。
这里不光有治水的典籍,农田,牲畜,百草种种典籍,现在都堆到这。
按理说翰林院也在修编书籍。
但不是翰林院不想整理。
而是前朝动乱太久,他们整理四书五经,前人诗文,已经忙不过来。
更不要说杂类古籍。
这是个慢活,急不来。
沈莞只觉得古籍殿内忧外患,她现在身为参事,已经是古籍殿最的官。
祖父还叮嘱她,最好多整理出来几本。
以后才好让她回家。
沈莞明白祖父的意思,而且她过来,也没有混日子的打算。
等沈莞放好行李,让人喊古籍殿的人过来。
她也要先看看,手下的人都是什么模样。
手下的人来的倒快。
但沈莞看着众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古籍殿现在女官共两名,一个七十八,另一个五十三,但耳聋。
这也就算了。
再看下人们,各个风烛残年,能这么快赶过来,已经是足够尊敬了。
七十八的女官人称静女官,拱手道:”见过参事,古籍殿共九人,都在这了。”
沈莞不忍让她弯腰,赶紧扶着静女官起身:”我知道了,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整理典籍,本就是乐事。”静女官道,”可惜我们已经年迈,字都看不清,只能尽量让古籍保存的好些。”
静女官说着,带沈莞往古籍室走。
沈莞原本没对古籍的保存有什么期待。
毕竟整个古籍殿都落败的可怕。
古籍就算被虫蛀,也不稀。
但等静女官打开古籍室的门,沈莞才感受到什么叫震感。
满满的书籍整齐的放在架子上。
架子也是专门设计过,离地面很远,防止书籍受潮。
而这样的古籍室一共有八个。
这个收藏量,简直惊人。
而每个古籍室,都被打理的很好。
这些全靠九位老人,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每年三四月,我们都会把书分批拿出来晒晒,也能少些蛀虫。今年有你们在,我们也能多晒点。”
静女官笑着道,摸着书的时候,显得非常慈爱。
可见是真的喜欢。
沈莞心里对他们充满恭敬,点头道:”嗯,你们做的很好。”
古籍殿最重要的地方,被他们保护的很好。
每间屋子都很干燥,适合古籍的保存。
沈莞从古籍室出来,从终于松口气。
还好,也不是全然没救。
但再看看破旧的屋子,沈莞下意识问:”我们住的房子,会漏雨吗?”
静女官点头:”会啊,放心,不会漏很多的。”
”那,漏风呢?”
沈莞刚说完,就知道自己说的是傻话。
”算了,我让人先咱们修修屋子吧。”沈莞无奈的坐下来,感觉充满疲惫。
”每年下官都会递申请到皇上那,没有批过一次银子。”静女官道,”只怕有些难。”
沈莞也去过府衙,各个修建的极为气派,哪有想古籍殿这样。
出了藏书的地方以外。
官员的住所,都漏风漏雨。
沈莞点头:”那也不能住漏雨的房子,我想想办法吧。”
只要回家一趟,这里什么都会有。
但沈莞又觉得自己都出来做官了,还问家里要钱,总有点不对劲。
杏儿跟李子使眼色,李子偷偷溜出去,直接往沈家的方向走。
出门前家里人都交代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