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夏氏一直站在垂花门前等他们。
夏聚一下扑进夏氏的怀里撒着娇,大声喊道,”娘。”
夏氏看看他,问道,”摔痛没有?”
夏聚笑道,”娘掐掐我的屁股,那么多肉肉,摔不痛的。”
夏氏方笑起来。她看到夏离手中的小包裹,轻皱了一下眉头,不赞同地说道,”又要人家东西了?”
夏离故做单纯地笑道,”看娘说的,人家无事干嘛送我东西啊?这是当当它们的新背带。”
夏氏又低声嘱咐道,”都司府都是些男主子,离离以后少在他们家吃饭。留你,你也不要吃。”
夏离很乖巧地点点头。
给二狗一熊洗了澡,众人洗漱完后后各自回屋歇息。
夏离把门关上,打开邱商送的那个匣子。里面装了两个小锦盒,五张银票。每张银票各一千两银子,这不仅是对她们的感谢,还应该是夏聚这些年的生活费。
红色锦盒里装的是一支莲花玉簪,玉质通透,雕工精湛,漂亮脱俗,这支簪子就留下自己戴。紫色锦盒里装的是一支镶了几颗红宝石的雀头簪,簪子金光闪闪,灿烂夺目,正好适合人到中年的夏氏娘。等到夏氏娘知道这件事后,就把这支簪子和这些银票交给她。
夏离又把那块玉牌拿出来。她用拇指磨搓着玉牌,仔细想了想,印象中的玉牌比这块牌子更加碧绿澄澈,还要小一些,字体也更凸出圆润……再一想,”礼”字不仅是邱继礼的名字,也是”礼仪”的意思。有些玉牌雕这个字,就像雕了梅、兰、竹、菊一样,代表一种寓意……或许原主是在哪个银楼里看到的也不一定。
这么想着,也就摞开了。
放好东西,她上了床,却久久睡不着。
夏聚留下她固然高兴,但自家的责任也更重了几分……这几年,要让他好好学习,好好练武,把他培养成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不是那个嫡母怕他顶了自己的傻儿子继承爵位吗,偏偏让他有那个能耐承爵,才能更好地自保。
第二天巳时末,都司府又来接夏聚,说老爷子寂寞,接他去玩一天,晌饭、晚饭都在那里吃。
夏聚还想像平时一样,要拉着赵妞妞一起去。
夏离把妞妞拦住了,说道,”天冷了,我要给妞儿做件秋衣,要领她去布庄看看。”
夏离知道,一定是邱商想多跟夏聚相处。他上午会去训犬营,下晌就会找机会跟夏聚在一起。
赵妞妞一听又要给自己做新衣裳,乐得哪里也不愿意去了。
夏聚走后,夏离和夏氏就领着赵妞妞、金铃步行去了青羊街,在布庄里买了几块绸子,几块细布。绸子给主子做衣裳,细布给两房下人做衣裳。
几人又顺便买了些吃食米面,夏离还坚持买了非常贵的胭脂米、干海参、干鳗鱼等东西。邱家给了那么多银子,应该给小正太吃好些。但不宜给他穿得太好,不能让他太过引人注意。
回家后,夏氏给赵妞妞量了身高尺寸和脚的尺寸,笑道,”这几个月,妞儿高长了一大截呢。”
赵妞妞笑道,”是呐,我爹爹说夏婶子家的饭菜好,把我养的好。”又悄声道,”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我家的债都还清了,我家现在也吃得好。”
一说到这事,她就笑得眉眼弯弯。
夏氏和夏离都笑起来。
赵妞妞在夏离家吃了晌饭回家午歇。
她开院门的时候,一个四十几岁的妇人过来笑道,”妞儿,才回来啊。”
赵妞妞有礼貌地招呼道,”王奶奶。”
那妇人笑笑,又道,”妞儿又去夏家吃饭了?”
赵妞妞点头”嗯”了一声,门打开,她进了院子。见王婆子还要跟进来,赶紧返身关了院门。爹爹告诉过她,要离这家人远着些。
那个妇人撇了撇嘴,小声骂了一声”那个寡妇,忒浪忒不要脸了,把个好好的娃子教成这样。”
这时,一个老妇人走过来,招呼道,”他王婶,去赵家串门子?”
王婆子笑道,”不是,我刚看到妞儿从夏寡妇家才吃完饭回来,跟她说了两句话。唉,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别是被心思不好的人哄了进去。”
那老妇人呵呵笑道,”你的心就是细。”又道,”你家二闺女回娘家有半年了吧,亲事有着落了吗?”
王婆子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劳蔡大嫂挂心,还没呢。”说完,就气哼哼地走了。
蔡老太也”哼”了一声,进了前一个院子。
她的儿媳妇笑道,”娘刚才在跟王大婶说话?”
蔡老太冷哼一声,”那王婆子自己不要脸揣着坏心思,还要骂别人,到处说夏把总姐姐不守妇道。谁不知道她是想把合离的闺女说给赵大人,赵大人不愿意,偏赵家和夏家的关系又好,才那样埋汰人家……”
她的儿媳笑道,”别说,赵大人和夏妹子还真是郎才女貌,正相配……”
初秋的傍晚,东荣街旁的玉带河边凉风习习,溪水淙淙,长长的柳堤被罩上一层金光。晚饭后,夏离就拉着夏氏在河边散步。
夏聚不在,赵妞妞也不在,夏离就把夏氏拉出来了。她是想看叶风的,她觉得今天叶风肯定会送夏聚和当当他们出门。一日三秋,现在用在她和叶风的身上,再适合不过。
母女两人慢慢走着,夏离低声跟夏氏说着话。碰到街坊邻里,夏离都会笑眯眯地打招呼。
夏氏望望搂着自己胳膊的夏离,跟”她”一样美丽和聪慧,却多了一份明朗和变通,少了一份沉静和温婉。这样的姑娘,不管将来嫁给哪个后生,在怎样的环境里,都会想办法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夏氏突然充满了成就感,觉得这个孩子的前路应该比过去想像的好太多太多,还好自己没有把她养成花园里的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