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哥,屋里我能逛逛不?”
买天青坛是顺便,张惠主要是想买点其他稀的小东西。01bz.cc
“行,我先给你把坛子搬出去,你先看着。”
说实在话,除了金银玉器这些一看就知道的东西,其他玩器书画张惠认识的不多,一堆东西放在眼前,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她还真不一定清楚。
随手捡起一个巴掌大的小瓶子,光秃秃的没个落款,看不出什么来,她又放下。
后院转悠了一圈,她五斗柜的抽屉二十五厘米高,估摸着能放进抽屉里的小件瓷器都看了一遍,感觉都不像是什么传世古董。
最后,捡了一个巴掌大的小瓷瓶儿,是不是古董不知道,张惠觉得瓷瓶的颜色挺好看,具体描述不出是个什么红色,大概是朱红?
去屋里转悠了一圈,废旧的书本堆满了柜子,在里面挑挑拣拣,倒是翻出两本字帖。
又从一堆发霉的废纸中翻出两幅画,一打开,黄褐色的画纸上画着一块石头一支枯木,左侧落着四段题跋,画的左右空隙处更是被一个个红印占满。
看到东坡木石图几个字,听到有脚步声过来,张惠心中一跳。
“你找书啊,这屋没什么好书,你去旁边屋里看看。”
杨二哥指着屋顶上的破瓦:“前两天下雨屋里被淋了,幸好淋的只是废纸,要不然损坏了东西我们要赔偿的。”
张惠笑着问:“这些废纸也有用处?”
“是哦,晒干了拿去灶台引火还是比松毛好用哦。”
张惠心里一动:“那这些废纸卖给我吧。”
“你拿去干什么?”
张惠笑道:“引火啊。”
杨二不能理解,但是还是卖给她了,随意翻了翻,用麻袋搂一起装上。
两个天青坛一个小瓷瓶,两本书,两麻袋废纸,统共加起来都没花到三块钱。东西太多张惠拿不走,花了三毛钱请回收站的人帮忙送到家里。
送走送坛子的人,陈丽芳念叨女儿:“家里不缺泡菜坛子,你买这个干什么?”
“我有用,我想拿个坛子装糟辣椒,一个坛子用来装干盐菜。”张惠把东西找出来。
“你自己做?”
“嗯,自己做,反正我空闲时间多,慢慢折腾呗。”
他们家吃的干盐菜都是乡下舅舅舅妈送的,他们家自己没做过。龙腾小说 ltxsba @ gmail.com
“行吧,糟辣椒你知道怎么做?”
“知道,明天去菜市场买些生姜、红辣椒和新鲜蒜回来,剁碎加上盐腌制。”
“你呀,别人家的姑娘整天想着淘换布票做新衣裳,你一天到晚只顾嘴巴。”
“那不得要谢谢您。”
“谢谢我干什么?”
“谢谢您把我生的这么好看啊,穿什么都好看,这不是省事儿嘛。”
陈丽芳乐不可支:“小丫头就会耍嘴皮子。”
陈丽芳抱起坛子放到厨房墙角,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我嫂子呢?”
“带着胖胖去街道办事处糊纸盒去了。”
张惠大嫂没有正式工作也不愿意闲着,有空就去街道办事处找点小活儿干,几个纸盒才一分钱她也不嫌弃。
陈丽芳私下里跟张惠说:“你大嫂这人拎得清,又不眼高手低,过两年你二哥能找个这样的媳妇儿我和你爸也就放心了。”
“肯定可以。”但是过两年肯定不行。
张惠记得,她二哥八五年才结婚,那时候都三十三四岁了,等二哥结婚,她爸妈还有的等。
张建林的婚事不着急,张惠的婚事就有点急了,特别是周家和袁家见面后。
两家人定下六月二十八号结婚,周家给了六十块钱彩礼,袁家陪嫁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的消息传遍了钢厂家属区,有好事的人找陈丽芳打听,到时候你们家闺女嫁人给多少彩礼?
陈丽芳把人都骂了回去,回头就托人打听有没有条件合适的男青年。
张建林下午跑回家:“我瞧着江明彦不错,妈你能找个比江明彦更好的出来?”
好小伙儿哪里是那么好找的?陈丽芳也着急呢,被二儿子这么一挤兑,气的给他一巴掌。
江明彦啊,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手心画出了他的名字。
陈丽芳双手叉腰:“站在这儿干什么,还不快过来帮把手。”
“好嘛。”张建林不情愿地撸起袖子。
家里三个女人忙了一下午,又是洗又是剁,才把剁碎的辣椒、姜和蒜剁好,和盐拌匀了塞坛子里。
这会儿天气热,估计发酵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吃上糟辣椒了,到时候做个蒸鱼头吃。
找了几天,陈丽芳也没找到各方面都不错的男同志,晚上睡觉,关上门来夫妻俩相对叹气。
陈丽芳不甘心道:“要是那个小江是本地人就好了。”
“哪有那么多美事儿。”张高义翻了个身关灯:“睡吧。”
陈丽芳睡不着,推了丈夫一下:“唉,要是女儿喜欢,远嫁也行。”
张惠这会儿才没心思考虑她的婚事,看了遍捡到的宝贝,看够了才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到她的五斗柜里。
找时间再去一趟回收站。
第7章
◎别误会,就是觉得,挺可爱的。◎
第二天下雨了,等到快出门的时间,雨还没停,张惠穿着长筒雨靴去上班。
“妈,我出门了。”
“哎。回头你去百货大楼买一把好点的雨伞,你这把油纸伞我看都快破了,这个夏天肯定用不过。”陈丽芳见女儿去拿油纸伞嘱咐了一句。
“我回头去百货大楼看看。”
张惠喜欢油纸伞,只是因为油纸伞好看,碰上下大雨,确实不太实用。
云顶县以前有好些做油纸伞的老手艺人,现在大家都不做了,特别是描花这种工艺复杂的油纸伞。
虽然是下雨天,路上行人也多得很,都是家属区的工人,齐刷刷地往钢厂去。
走出甜水巷,旁边几条街道出来的其他工厂的工人,三三两两都在往城北走。
“张惠快来,校长说咱们这个月有新福利,咱们赶紧去签字领。”
张惠快走两步,和沈燕并肩:“什么新福利?”
“肉啊,还是牛肉。”沈燕消息灵通的很:“知道志新农场不。”
“知道啊。”
志新农场专门搞养殖,很多下放来的人在里面干活。后来改革开放后,志新农场引进了奶牛,每天产出的鲜奶主要供应云顶县。
“志新农场那边送来的,量不多,钢厂不好分,上面领导决定给咱们学校分了。”
沈燕有点小激动:“牛肉多难买啊,我小时候碰到过一次卖牛肉的,好想吃,我妈说牛肉没有油水,买牛肉不划算就没给我买,让我想了好几年,上初中才第一次吃到牛肉。”
也对,现在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比起牛肉,大家伙更愿意买猪肉。
张惠到的时候队伍已经排的老长了,她和沈燕刚好排到李老师后面。李老师是她们的年级主任。
“你们看看那个牛肉,全是瘦肉,拿来炒还要另外搭油,要不然还不好吃。”
“拿回家水煮凉拌吧,这样不费油。”
“要是分猪肉就好了,我家猪油上周就见底了,这几天清汤寡水地混着,等到下周发下个月的肉票才能去买点肉。”
张惠听李老师念叨,灵机一动:“李老师,我有肉票,要不你把牛肉换给我,你去买猪肉?”
“那怎么行。”
李老师一副不能占她便宜的表情:“也没几天了,十来天不沾油水我家那几个小子也不缺营养,隔天一个鸡蛋呢。”
张惠诚心要:“您就给我吧,我家喜欢吃牛肉。您也不用担心我,我家几个上班的,不缺肉票。”
“真不缺?”
“真不缺!”
全家就她嘴馋还最会吃,她二哥和人换了肉票糖票什么的都往她这儿塞,就指望她多给家里折腾些好吃的。
李老师见她诚心要,就高兴地把牛肉换给张惠了。
沈燕也想多要牛肉,也学着张惠和其他老师换,也不止肉票,工业票也换。沈燕家里有亲戚在百货大楼上班,她有渠道弄工业票。
这都月底了,家里口粮紧张或者跟李老师一样家里缺油水的,都乐意把领到的牛肉换一些给张惠,连她自己领到的,张惠手里一共有将近十斤牛肉,其中两斤是牛腩。
沈燕都羡慕她:“你爸妈对你可真大方,什么都可着你花。”
张惠笑了笑,这个年代,姑娘家能过的像她这样幸福的真不多。
那么多肉不方便放办公桌上,张惠把肉放办公桌下面的柜子里,转手把肉转移到空间,顺手把办公桌下面的柜子锁上。
沈燕和张惠去洗手:“幸好今天下雨气温低,要不然我真怕等到下午肉坏了。”
“坏不了。”
“铃声响了,走,上课去了。”
“哎。”
张惠本来准备中午去回收站一趟,再回家吃饭,今天买了肉中午要送回去,就不去回收站了。
接连上了三节课,张惠喝了半杯水,摸了摸脖子。
“嗓子疼?”
“也没有,就是有点累。”